跳转到内容

vue3相关知识点3.0

vue3的ref指令有哪些用途

在 Vue 3 中,ref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令和 API,它既可以用于模板中的 DOM 引用,也可以用于创建响应式数据。以下是 ref 的主要用途和详细说明:

  1. ref 指令:获取 DOM 元素的引用

在 Vue 3 的模板中,ref 指令用于获取 DOM 元素或组件实例的引用。通过 ref,可以直接访问 DOM 元素或组件实例,从而操作 DOM 或调用组件方法。

获取 DOM 元素的引用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input ref="inputRef" type="text" />
    <button @click="focusInput">聚焦输入框</button>
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inputRef = ref(null); // 创建一个 ref 来存储 DOM 元素

function focusInput() {
  inputRef.value.focus(); // 访问 DOM 元素并调用其方法
}
</script>

获取组件实例的引用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ChildComponent ref="childRef" />
    <button @click="callChildMethod">调用子组件方法</button>
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import ChildComponent from './ChildComponent.vue';

const childRef = ref(null); // 创建一个 ref 来存储组件实例

function callChildMethod() {
  childRef.value.someMethod(); // 访问组件实例并调用其方法
}
</script>
  1. ref API:创建响应式数据

在 Vue 3 的 Composition API 中,ref 是一个函数,用于创建一个响应式的数据。ref 通常用于包装基本类型的值(如 stringnumberboolean),但也可以用于包装对象或数组。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p>Count: {{ count }}</p>
    <button @click="increment">增加</button>
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count = ref(0); // 创建一个响应式的 count

function increment() {
  count.value++; // 修改 ref 的值
}
</script>

特点:

访问值

  • 通过 .value 访问 ref 的值。

  • 在模板中,Vue 会自动解包 ref,因此可以直接使用 count 而不是 count.value

响应式更新

  • ref 的值发生变化时,视图会自动更新。

包装对象或数组

  • 虽然 ref 通常用于基本类型,但它也可以用于包装对象或数组。

  • 如果需要深度响应式,可以使用 reactive

  1. ref 的高级用法

结合 v-for 使用

v-for 中,可以使用 ref 来获取列表中的每个元素的引用。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div v-for="item in items" :key="item.id" ref="itemRefs">
      {{ item.name }}
    </div>
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onMounted } from 'vue';

const items = ref([
  { id: 1, name: 'Item 1' },
  { id: 2, name: 'Item 2' },
]);

const itemRefs = ref([]); // 存储多个 DOM 元素的引用

onMounted(() => {
  console.log(itemRefs.value); // 访问所有 DOM 元素
});
</script>

结合 watch 监听 ref 的变化

可以使用 watch 监听 ref 的变化。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watch } from 'vue';

const count = ref(0);

watch(count, (newVal, oldVal) => {
  console.log(`count 从 ${oldVal} 变为 ${newVal}`);
});
</script>

结合 computed 创建计算属性

可以使用 computed 基于 ref 创建计算属性。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computed } from 'vue';

const count = ref(0);
const doubleCount = computed(() => count.value * 2);
</script>

总结

  • ref 指令:用于获取 DOM 元素或组件实例的引用。

  • ref API:用于创建响应式数据,通常用于包装基本类型的值。

  • refreactiveref 更适合包装单个值,reactive 更适合处理复杂对象。

  • 高级用法:结合 v-forwatchcomputed 等使用,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。

如何理解ref、toRef、和toRefs

reftoReftoRefs 是 Vue 3 中用于处理响应式数据的工具,理解它们的区别和适用场景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状态。

  1. ref
  • 作用: ref 用于创建一个响应式的引用,通常用于包装基本类型(如字符串、数字等),也可以用于对象。

  • 特点:

    • 返回一个带有 .value 属性的对象,访问或修改值时需要通过 .value

    • 适合处理独立的基本类型值或需要单独跟踪的变量。
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count = ref(0);
console.log(count.value); // 0
count.value++; // 修改值
  1. toRef
  • 作用: toRef 用于从响应式对象中提取一个属性,并将其转换为一个 ref,保持与源对象的响应式连接。

  • 特点:

    • 返回的 ref 会与源对象的属性保持同步。

    • 适合从响应式对象中提取单个属性并保持响应性。

import { reactive, to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state = reactive({ count: 0 });
const countRef = toRef(state, 'count');
console.log(countRef.value); // 0
state.count++; // 修改源对象
console.log(countRef.value); // 1
  1. toRefs
  • 作用: toRefs 用于将整个响应式对象的所有属性转换为 ref,返回一个普通对象,对象的每个属性都是 ref

  • 特点:

    • 适合在解构响应式对象时保持响应性。

    • 返回的对象中的每个属性都与源对象的属性保持同步。

import { reactive, toRefs } from 'vue';

const state = reactive({ count: 0, name: 'Vue' });
const stateRefs = toRefs(state);
console.log(stateRefs.count.value); // 0
console.log(stateRefs.name.value); // 'Vue'
state.count++; // 修改源对象
console.log(stateRefs.count.value); // 1

总结

  • ref: 用于创建独立的响应式值,适合基本类型或需要单独跟踪的变量。

  • toRef: 用于从响应式对象中提取单个属性并保持响应性。

  • toRefs: 用于将整个响应式对象的所有属性转换为 ref,适合解构时保持响应性。

ref和reactive的区别

在 Vue 3 中,ref 和 reactive 是用于创建响应式数据的两个核心 API。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使用场景、数据类型和访问方式上。以下是它们的详细对比:

  1. 数据类型

ref:

  • 适用于基本数据类型(如 string、number、boolean)和对象。

  • 如果传入一个对象,Vue 会将其转换为 reactive 对象。

  • 返回一个包含 .value 属性的对象。

reactive:

  • 仅适用于对象(包括数组和复杂对象)。

  • 直接返回一个响应式代理对象。

  1. 访问方式

ref:

  • 需要通过 .value 访问或修改值。

  • 在模板中使用时,Vue 会自动解包,无需 .value。

reactive:

  • 直接访问或修改对象的属性。

  • 不需要 .value。

  1. 使用场景

ref:

  • 适合管理单个值(如计数器、标志位等)。

  • 适合需要明确区分响应式数据和非响应式数据的场景。

  • 适合在组合式 API 中传递基本类型数据。

reactive:

  • 适合管理复杂对象或状态(如表单数据、配置对象等)。

  • 适合需要将多个相关属性组织在一起的场景。

  1. 解包行为

ref:

  • 在模板中自动解包,无需 .value。

  • 在 reactive 对象中也会自动解包。

reactive:

  • 不需要解包,直接访问属性。
  1. 性能

ref:

  • 对于基本类型数据,性能开销较小。

  • 对于对象类型,内部会转换为 reactive,性能与 reactive 相同。

reactive:

  • 对于复杂对象,性能开销与 ref 相同。

  • 对于基本类型数据,不能直接使用 reactive。

  1. 如何选择

使用 ref:

  • 当需要管理单个基本类型数据时。

  • 当需要在组合式 API 中传递响应式数据时。

  • 当需要明确区分响应式数据和非响应式数据时。

使用 reactive:

  • 当需要管理复杂对象或状态时。

  • 当需要将多个相关属性组织在一起时。

vue3中的SetupContext函数详解

在 Vue 3 的 Composition API 中,setup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是 SetupContext,它提供了组件在 setup 阶段需要的上下文信息。以下是 SetupContext 的详细解析,并结合 <script setup> 语法说明其用法。

  1. SetupContext 的作用

SetupContext 是一个对象,包含以下核心属性和方法,用于在 setup 函数中访问组件的上下文信息:

属性/方法作用
attrs包含组件接收的非 props 属性(未在 props 中声明的属性)。
slots包含组件的插槽内容(如默认插槽、具名插槽)。
emit用于触发自定义事件(类似 Vue 2 的 $emit)。
expose用于显式暴露组件公共属性或方法(Vue 3.2+)。
  1. 在传统 setup 函数中的用法

在非 <script setup> 的写法中,SetupContext 直接作为 setup 的第二个参数传入:

export default {
  setup(props, context) {
    // 访问属性和方法
    console.log(context.attrs);  // 非 props 属性
    console.log(context.slots);  // 插槽内容
    context.emit('event');       // 触发事件
    context.expose({ ... });     // 暴露公共方法
  }
}
  1. <script setup> 语法中的替代方案

<script setup> 是 Vue 3 的语法糖,它简化了 setup 的写法,但需要借助组合式 API 或编译器宏来访问 SetupContext 的功能。

(1) attrs:非 props 属性

使用 useAttrs 组合式函数: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useAttrs } from 'vue';

const attrs = useAttrs();
console.log(attrs); // 输出非 props 属性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div v-bind="attrs">绑定所有非 props 属性</div>
</template>

(2) slots:插槽内容

使用 useSlots 组合式函数: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useSlots } from 'vue';

const slots = useSlots();
const defaultSlot = slots.default?.(); // 默认插槽内容
const headerSlot = slots.header?.();   // 具名插槽 "header"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slot name="header"></slot>
  <slot></slot>
</template>

(3) emit:触发事件

使用 defineEmits 编译器宏:

<script setup>
// 1. 定义事件
const emit = defineEmits(['update', 'submit']);

// 2. 触发事件
const handleClick = () => {
  emit('update', { value: 123 });
}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button @click="handleClick">提交</button>
</template>

(4) expose:暴露公共方法

使用 defineExpose 编译器宏(Vue 3.2+):

<script setup>
// 1. 定义需要暴露的方法
const publicMethod = () => {
  console.log('父组件可调用此方法');
};

// 2. 显式暴露
defineExpose({
  publicMethod
});
</script>
  1. 关键区别与注意事项
特性传统 setup 函数<script setup> 语法
访问上下文通过 context 参数直接访问需使用 useAttrs/useSlots 等组合式函数
事件定义需在 emits 选项中声明使用 defineEmits 宏直接声明
暴露方法通过 context.expose()使用 defineExpose 宏
自动暴露默认不暴露任何内容默认暴露模板中使用的属性和方法
  1. 常见场景示例

场景 1:透传非 props 属性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useAttrs } from 'vue';
const attrs = useAttrs()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!-- 将非 props 属性透传给子元素 -->
  <input v-bind="attrs" />
</template>

场景 2:动态插槽内容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useSlots } from 'vue';
const slots = useSlots();

// 根据插槽是否存在渲染内容
const hasFooter = !!slots.footer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slot name="header"></slot>
    <main>内容区</main>
    <slot v-if="hasFooter" name="footer"></slot>
  </div>
</template>

场景 3:父子组件通信

<!-- 子组件 -->
<script setup>
const emit = defineEmits(['update']);

const handleInput = (e) => {
  emit('update', e.target.value);
}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input @input="handleInput" />
</template>

<!-- 父组件 -->
<template>
  <Child @update="(value) => console.log(value)" />
</template>

总结

  • SetupContext 在传统 setup 函数中直接通过参数传递,而在 <script setup> 中需使用组合式函数(如 useAttrs)或编译器宏(如 defineEmits)替代。

  • 最佳实践

    • 始终使用 defineEmits 声明事件,提升代码可维护性。

    • 通过 defineExpose 显式控制组件暴露的内容,避免意外暴露内部状态。

    • 使用 v-bind="attrs" 透传非 props 属性,增强组件灵活性。

vue3中的异步函数详解应用

在 Vue 3 中,异步函数(async/await)是非常常见的需求,尤其是在处理数据请求、异步状态管理或生命周期钩子中。以下是 Vue 3 中异步函数的详细解析和应用场景。

  1. 异步函数的基础

异步函数通过 asyncawait 关键字实现,用于处理异步操作(如网络请求、定时器等)。

基本语法

async function fetchData() {
  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');
  const data = await response.json();
  return data;
}
  1. 在 Vue 3 中的应用场景

(1) setup 中使用异步函数

setup 函数中,可以直接使用 async/await 处理异步逻辑。

<script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export default {
  async setup() {
    const data = ref(null);

    // 异步请求
    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');
    data.value = await response.json();

    return { data };
  }
};
</script>

(2) <script setup> 中使用异步函数

<script setup> 语法中也可以直接使用 async/await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data = ref(null);

// 异步请求
(async () => {
  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');
  data.value = await response.json();
})()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div>{{ data }}</div>
</template>
  1. 结合生命周期钩子

Vue 3 的生命周期钩子(如 onMounted)可以与异步函数结合使用。

onMounted 中加载数据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onMounted } from 'vue';

const data = ref(null);

onMounted(async () => {
  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');
  data.value = await response.json();
})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div>{{ data }}</div>
</template>
  1. 处理异步状态

在异步操作中,通常需要处理加载状态和错误状态。

加载状态和错误处理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data = ref(null);
const loading = ref(true);
const error = ref(null);

(async () => {
  try {
    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');
    data.value = await response.json();
  } catch (err) {
    error.value = err;
  } finally {
    loading.value = false;
  }
})()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div v-if="loading">加载中...</div>
  <div v-else-if="error">错误: {{ error.message }}</div>
  <div v-else>{{ data }}</div>
</template>
  1. 结合 watch 监听异步数据

可以使用 watch 监听异步数据的变化。

监听异步数据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watch } from 'vue';

const userId = ref(1);
const userData = ref(null);

watch(userId, async (newId) => {
  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`https://api.example.com/users/${newId}`);
  userData.value = await response.json();
}, { immediate: true }); // 立即执行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button @click="userId++">切换用户</button>
    <div>{{ userData }}</div>
  </div>
</template>
  1. 异步组件

Vue 3 支持异步组件加载,适用于代码分割和懒加载。

异步加载组件

import { defineAsyncComponent } from 'vue';

const AsyncComponent = defineAsyncComponent(() =>
  import('./components/AsyncComponent.vue')
);

export default {
  components: {
    AsyncComponent
  }
};
  1. Suspense 结合

Vue 3 提供了 Suspense 组件,用于处理异步组件的加载状态。

使用 Suspense

<template>
  <Suspense>
    <template #default>
      <AsyncComponent />
    </template>
    <template #fallback>
      <div>加载中...</div>
    </template>
  </Suspense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defineAsyncComponent } from 'vue';

const AsyncComponent = defineAsyncComponent(() =>
  import('./components/AsyncComponent.vue')
);
</script>
  1. 最佳实践

错误处理:始终使用 try/catch 捕获异步操作中的错误。

加载状态:为异步操作提供加载状态,提升用户体验。

代码分割:使用异步组件和 defineAsyncComponent 实现代码分割,优化性能。

避免阻塞:在 setup 中使用异步函数时,注意避免阻塞组件的渲染。

总结

Vue 3 中异步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,涵盖了数据请求、生命周期钩子、状态管理、组件加载等多个场景。通过合理使用 async/awaitwatchSuspense 等特性,可以高效地处理异步逻辑,提升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。

怎么用vue3和Element Plus实现自动导入

在 Vue 3 项目中,结合 Element Plus 实现自动导入可以显著减少代码量,提升开发效率。Element Plus 提供了官方的自动导入插件 unplugin-vue-componentsunplugin-auto-import,以下是如何配置和使用的详细步骤。

  1. 安装依赖

首先,确保安装了以下依赖:

  • element-plus:Element Plus 组件库。

  • unplugin-vue-components:自动导入 Vue 组件。

  • unplugin-auto-import:自动导入 JavaScript API(如 Vue 的 refcomputed 等)。

npm install element-plus
npm install -D unplugin-vue-components unplugin-auto-import
  1. 配置自动导入

在项目的构建工具(如 Vite 或 Webpack)中配置自动导入插件。

(1) Vite 配置

vite.config.ts 中添加以下配置:

import { defineConfig } from 'vite';
import vue from '@vitejs/plugin-vue';
import AutoImport from 'unplugin-auto-import/vite';
import Components from 'unplugin-vue-components/vite';
import { ElementPlusResolver } from 'unplugin-vue-components/resolvers';

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({
  plugins: [
    vue(),
    // 自动导入 Vue 相关 API
    AutoImport({
      imports: ['vue'], // 自动导入 Vue 的 ref、computed 等
      resolvers: [ElementPlusResolver()], // 自动导入 Element Plus 组件
    }),
    // 自动导入 Vue 组件
    Components({
      resolvers: [ElementPlusResolver()], // 自动导入 Element Plus 组件
    }),
  ],
});

(2) Webpack 配置

vue.config.js 中添加以下配置:

const AutoImport = require('unplugin-auto-import/webpack');
const Components = require('unplugin-vue-components/webpack');
const { ElementPlusResolver } = require('unplugin-vue-components/resolvers');

module.exports = {
  configureWebpack: {
    plugins: [
      // 自动导入 Vue 相关 API
      AutoImport({
        imports: ['vue'], // 自动导入 Vue 的 ref、computed 等
        resolvers: [ElementPlusResolver()], // 自动导入 Element Plus 组件
      }),
      // 自动导入 Vue 组件
      Components({
        resolvers: [ElementPlusResolver()], // 自动导入 Element Plus 组件
      }),
    ],
  },
};
  1. 使用自动导入

配置完成后,无需手动导入 Element Plus 组件或 Vue 的 API,直接在模板中使用即可。

使用 Element Plus 组件

<template>
  <el-button type="primary">按钮</el-button>
  <el-input v-model="inputValue" placeholder="请输入内容" /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// 无需手动导入 ref
const inputValue = ref('');
</script>
  1. 自动导入的原理
  • unplugin-vue-components:扫描模板中的组件,自动导入并注册。

  • unplugin-auto-import:自动导入 JavaScript API(如 refcomputed 等)。

  • ElementPlusResolver:解析 Element Plus 组件,生成对应的导入语句。

  1. 自定义自动导入

如果需要自动导入其他库(如 Vue Router、Pinia 等),可以在 AutoImportComponents 中添加配置。

自动导入 Vue Router 和 Pinia

AutoImport({
  imports: ['vue', 'vue-router', 'pinia'], // 自动导入 Vue、Vue Router、Pinia
  resolvers: [ElementPlusResolver()],
}),
Components({
  resolvers: [ElementPlusResolver()],
}),
  1. 注意事项

类型支持:如果使用 TypeScript,确保在 tsconfig.json 中启用 "types": ["element-plus/global"],以获得 Element Plus 的类型提示。

{
  "compilerOptions": {
    "types": ["element-plus/global"]
  }
}

按需加载样式:Element Plus 的样式默认是全局导入的。如果需要按需加载样式,可以使用 unplugin-element-plus 插件。

npm install -D unplugin-element-plus

然后在 Vite 或 Webpack 中配置:

import ElementPlus from 'unplugin-element-plus/vite';

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({
  plugins: [
    ElementPlus(), // 按需加载 Element Plus 样式
  ],
});

总结

通过 unplugin-vue-componentsunplugin-auto-import,可以轻松实现 Vue 3 和 Element Plus 的自动导入,减少手动导入的代码量,提升开发效率。结合 TypeScript 和按需加载样式,可以进一步优化项目的性能和开发体验。

vue3自定义渲染器

Vue 3 的 自定义渲染器 是一项强大的功能,允许开发者将 Vue 的响应式系统和组件模型与其他渲染目标(如 Canvas、WebGL、终端、Native 等)结合。通过自定义渲染器,你可以完全控制如何将 Vue 组件渲染到非 DOM 环境中。

以下是关于 Vue 3 自定义渲染器的详细解析和实现步骤。

  1. 什么是自定义渲染器?

Vue 3 的核心逻辑(如响应式系统、组件生命周期、虚拟 DOM 等)与渲染逻辑是解耦的。默认情况下,Vue 使用 @vue/runtime-dom 渲染器将组件渲染为 DOM 元素。通过自定义渲染器,你可以替换默认的 DOM 渲染逻辑,实现自己的渲染逻辑。

  1. 自定义渲染器的核心概念

(1) 渲染器接口

Vue 3 提供了一个 createRenderer 函数,用于创建自定义渲染器。它接收一个包含以下方法的对象:

  • createElement: 创建元素。

  • insert: 插入元素。

  • patchProp: 更新元素属性。

  • remove: 移除元素。

  • setElementText: 设置元素文本内容。

  • createText: 创建文本节点。

  • setText: 更新文本节点内容。

(2) 虚拟 DOM

Vue 3 使用虚拟 DOM 来描述组件的结构。自定义渲染器需要将虚拟 DOM 转换为目标环境的实际渲染内容。

  1. 实现自定义渲染器的步骤

(1) 安装依赖

确保安装了 Vue 3 的核心包:

npm install vue@next

(2) 创建自定义渲染器
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渲染器示例,将 Vue 组件渲染为纯文本。

import { createRenderer } from 'vue';

// 定义渲染器方法
const { createApp } = createRenderer({
  // 创建元素
  createElement(type) {
    return { type };
  },

  // 插入元素
  insert(child, parent) {
    if (!parent.children) {
      parent.children = [];
    }
    parent.children.push(child);
  },

  // 更新元素属性
  patchProp(el, key, prevValue, nextValue) {
    el[key] = nextValue;
  },

  // 移除元素
  remove(el) {
    const parent = el.parent;
    if (parent && parent.children) {
      const index = parent.children.indexOf(el);
      if (index > -1) {
        parent.children.splice(index, 1);
      }
    }
  },

  // 设置元素文本内容
  setElementText(el, text) {
    el.children = [{ type: 'text', content: text }];
  },

  // 创建文本节点
  createText(text) {
    return { type: 'text', content: text };
  },

  // 更新文本节点内容
  setText(node, text) {
    node.content = text;
  },
});

// 使用自定义渲染器创建应用
const app = createApp({
  template: `
    <div>
      <h1>Hello, Vue 3 Custom Renderer!</h1>
      <p>{{ message }}</p>
    </div>
  `,
  data() {
    return {
      message: 'This is rendered by a custom renderer.',
    };
  },
});

// 挂载应用
const root = { type: 'root', children: [] };
app.mount(root);

// 输出渲染结果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root, null, 2));

(3) 运行结果

上述代码会将 Vue 组件渲染为一个 JSON 对象,输出如下:

{
  "type": "root",
  "children": [
    {
      "type": "div",
      "children": [
        {
          "type": "h1",
          "children": [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"type": "text",
              "content": "Hello, Vue 3 Custom Renderer!"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]
        },
        {
          "type": "p",
          "children": [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"type": "text",
              "content": "This is rendered by a custom renderer."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]
        }
      ]
    }
  ]
}
  1. 实际应用场景

(1) 渲染到 Canvas

通过自定义渲染器,可以将 Vue 组件渲染到 Canvas 上,实现复杂的图形界面。

(2) 渲染到终端

将 Vue 组件渲染为终端输出,适用于 CLI 工具开发。

(3) 渲染到 Native 环境

结合 Native 渲染引擎(如 React Native、Weex),将 Vue 组件渲染为原生 UI。

  1. 与现有渲染器结合

你可以将自定义渲染器与默认的 DOM 渲染器结合,实现混合渲染。例如,部分组件使用 DOM 渲染,部分组件使用 Canvas 渲染。

  1. 注意事项

性能优化:自定义渲染器需要手动优化渲染性能,避免不必要的更新。

兼容性:确保自定义渲染器支持 Vue 3 的所有特性(如插槽、指令等)。

调试工具:自定义渲染器无法直接使用 Vue Devtools,需要自行实现调试工具。

总结

Vue 3 的自定义渲染器功能强大且灵活,适用于各种非 DOM 渲染场景。通过 createRenderer,你可以完全控制渲染逻辑,将 Vue 的响应式系统和组件模型应用到任何目标环境中。结合具体的业务需求,自定义渲染器可以极大地扩展 Vue 的应用范围。

vue3中global函数

在 Vue 3 中,全局 API 的设计发生了显著变化,许多在 Vue 2 中通过 Vue.prototypeVue 直接挂载的全局方法(如 Vue.useVue.component 等)被重新组织为独立的函数,并通过 app 实例来调用。以下是 Vue 3 中全局函数的详细解析和使用方法。

  1. Vue 3 全局 API 的变化

在 Vue 3 中,全局 API 被设计为模块化的函数,主要通过 app 实例来调用。以下是 Vue 2 和 Vue 3 的全局 API 对比:

Vue 2 全局 APIVue 3 全局 API说明
Vue.componentapp.component注册全局组件。
Vue.directiveapp.directive注册全局指令。
Vue.mixinapp.mixin注册全局混入。
Vue.useapp.use安装插件。
Vue.prototype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挂载全局属性或方法。
Vue.filter已移除Vue 3 中移除了全局过滤器,推荐使用计算属性或方法替代。
new Vue()createApp()创建应用实例。
  1. Vue 3 全局函数详解

(1) createApp

  • 作用: 创建一个 Vue 应用实例。
import { createApp } from 'vue';
import App from './App.vue';

const app = createApp(App);

(2) app.component

  • 作用: 注册或获取全局组件。
// 注册全局组件
app.component('MyComponent', {
  template: '<div>My Component</div>',
});

// 获取已注册的组件
const MyComponent = app.component('MyComponent');

(3) app.directive

  • 作用: 注册或获取全局指令。
// 注册全局指令
app.directive('focus', {
  mounted(el) {
    el.focus();
  },
});

// 获取已注册的指令
const focusDirective = app.directive('focus');

(4) app.mixin

  • 作用: 注册全局混入。
app.mixin({
  created() {
    console.log('Global mixin - created hook');
  },
});

(5) app.use

  • 作用: 安装插件。
import MyPlugin from './plugins/MyPlugin';

app.use(MyPlugin);

(6) 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

  • 作用: 挂载全局属性或方法。
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.$myGlobalMethod = function () {
  console.log('This is a global method');
};

在组件中使用:

export default {
  mounted() {
    this.$myGlobalMethod(); // 调用全局方法
  },
};

(7) app.mount

  • 作用: 将应用挂载到 DOM 元素。
app.mount('#app');

(8) app.unmount

  • 作用: 卸载应用实例。
app.unmount();
  1. 全局函数的实际应用

(1) 注册全局组件

import { createApp } from 'vue';
import App from './App.vue';

const app = createApp(App);

// 注册全局组件
app.component('MyButton', {
  template: '<button>Click Me</button>',
});

app.mount('#app');

(2) 注册全局指令

app.directive('highlight', {
  beforeMount(el, binding) {
    el.style.backgroundColor = binding.value || 'yellow';
  },
});

(3) 使用全局插件

import MyPlugin from './plugins/MyPlugin';

app.use(MyPlugin, { someOption: true });

(4) 挂载全局方法

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.$formatDate = function (date) {
  return new Date(date).toLocaleDateString();
};

在组件中使用:

export default {
  mounted() {
    console.log(this.$formatDate('2023-10-01'));
  },
};
  1. 注意事项

避免滥用全局属性:全局属性过多可能导致命名冲突或难以维护。

插件开发:在开发插件时,优先使用 app.provideinject 来实现依赖注入。

Tree Shaking:Vue 3 的模块化设计支持 Tree Shaking,未使用的全局 API 不会被打包到最终产物中。

总结

Vue 3 的全局 API 更加模块化和灵活,通过 app 实例可以轻松注册全局组件、指令、混入和插件。合理使用全局函数可以提升开发效率,但需要注意避免滥用,保持代码的可维护性。

mitt

在 Vue 3 中,mitt 是一个轻量级的事件总线库,用于实现组件之间的通信。相比于 Vue 2 中的 EventBusmitt 更加小巧(仅 200 字节),且不依赖 Vue 实例,适合在 Vue 3 或其他框架中使用。

以下是 mitt 的详细解析和在 Vue 3 中的使用方法。

  1. 什么是 mitt

mitt 是一个极简的事件发射器(Event Emitter),支持以下功能:

  • 监听事件(on)。

  • 触发事件(emit)。

  • 取消监听事件(off)。

  • 清除所有事件监听器(clear)。

它非常适合在组件之间传递事件,尤其是在没有直接父子关系的组件之间。

  1. 安装 mitt
npm install mitt
  1. 基本用法

(1) 创建事件总线

import mitt from 'mitt';

// 创建事件总线实例
const emitter = mitt();

(2) 监听事件

使用 on 方法监听事件:

emitter.on('event-name', (data) => {
  console.log('Event received:', data);
});

(3) 触发事件

使用 emit 方法触发事件:

emitter.emit('event-name', { message: 'Hello, mitt!' });

(4) 取消监听

使用 off 方法取消监听:

const handler = (data) => {
  console.log('Event received:', data);
};

emitter.on('event-name', handler); // 监听
emitter.off('event-name', handler); // 取消监听

(5) 清除所有监听器

使用 clear 方法清除所有监听器:

emitter.clear();
  1. 在 Vue 3 中使用 mitt

(1) 全局事件总线

可以在 Vue 3 中创建一个全局事件总线,供所有组件使用。

// src/utils/eventBus.js
import mitt from 'mitt';

export const emitter = mitt();

在组件中使用:

<!-- ComponentA.vue -->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emitter } from '@/utils/eventBus';

const sendMessage = () => {
  emitter.emit('message', { text: 'Hello from Component A!' });
}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button @click="sendMessage">Send Message</button>
</template>
<!-- ComponentB.vue -->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onMounted, onUnmounted } from 'vue';
import { emitter } from '@/utils/eventBus';

const handleMessage = (data) => {
  console.log('Received message:', data.text);
};

onMounted(() => {
  emitter.on('message', handleMessage);
});

onUnmounted(() => {
  emitter.off('message', handleMessage);
})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div>Component B</div>
</template>

(2) 局部事件总线

如果不需要全局事件总线,可以在组件内部创建局部事件总线。

<script setup>
import mitt from 'mitt';
import { onMounted, onUnmounted } from 'vue';

const emitter = mitt();

const sendMessage = () => {
  emitter.emit('message', { text: 'Hello from this component!' });
};

const handleMessage = (data) => {
  console.log('Received message:', data.text);
};

onMounted(() => {
  emitter.on('message', handleMessage);
});

onUnmounted(() => {
  emitter.off('message', handleMessage);
});
</script>

<template>
  <button @click="sendMessage">Send Message</button>
</template>
  1. mitt 的优势
  • 轻量级:仅 200 字节,几乎不会增加项目体积。

  • 简单易用:API 非常简洁,学习成本低。

  • 框架无关:不仅适用于 Vue,还可以用于其他框架或原生 JavaScript。

  1. 注意事项

事件命名冲突:确保事件名称唯一,避免不同组件之间的事件冲突。

内存泄漏:在组件销毁时,记得取消监听事件(off),避免内存泄漏。

替代方案:如果需要更复杂的状态管理,建议使用 VuexPinia

总结

mitt 是一个轻量级且强大的事件总线工具,非常适合在 Vue 3 中实现组件之间的通信。通过全局或局部事件总线,可以轻松实现跨组件的消息传递,同时保持代码的简洁性和可维护性。

vue跨域配置devServer参数

在 Vue 项目中,跨域问题通常出现在开发阶段,当前端应用(运行在 localhost)需要请求后端 API(运行在其他域名或端口)时,浏览器会阻止这种跨域请求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通过配置 devServerproxy 选项来实现代理转发。

以下是 Vue 项目中配置 devServer 解决跨域问题的详细方法。

  1. 什么是跨域?

跨域是指浏览器出于安全考虑,阻止前端应用从一个域名(或端口、协议)请求另一个域名(或端口、协议)的资源。跨域问题通常表现为以下错误:

Access to XMLHttpRequest at 'http://api.example.com' from origin 'http://localhost:8080' has been blocked by CORS policy.
  1. 解决跨域问题的常见方法
  • 后端配置 CORS:后端服务器设置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头,允许前端域名访问。

  • 开发阶段使用代理:通过 Vue 的 devServer.proxy 配置,将 API 请求转发到后端服务器。

  1. Vue 中配置 devServer.proxy

在 Vue 项目中,可以通过 vue.config.js 文件配置 devServer.proxy,将 API 请求代理到后端服务器。

(1) 基本配置

// vue.config.js
module.exports = {
 devServer: {
   proxy: {
     // 将所有以 `/api` 开头的请求代理到 `http://api.example.com`
     '/api': {
       target: 'http://api.example.com', // 后端服务器地址
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 // 是否改变请求源
       pathRewrite: {
         '^/api': '', // 重写路径,去掉 `/api` 前缀
       },
     },
   },
 },
};
  • target: 后端服务器的地址。

  • changeOrigin: 是否改变请求的 Origin 头。设置为 true 时,代理会将 Origin 改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。

  • pathRewrite: 重写请求路径。例如,将 /api/users 重写为 /users

(2) 多路径代理

如果需要代理多个路径,可以配置多个代理规则:

// vue.config.js
module.exports = {
  devServer: {
    proxy: {
      '/api': {
        target: 'http://api.example.com',
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  pathRewrite: { '^/api': '' },
      },
      '/auth': {
        target: 'http://auth.example.com',
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  pathRewrite: { '^/auth': '' },
      },
    },
  },
};

(3) 代理 WebSocket

如果需要代理 WebSocket 请求,可以配置 ws 选项:

// vue.config.js
module.exports = {
  devServer: {
    proxy: {
      '/socket': {
        target: 'ws://socket.example.com',
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  ws: true, // 启用 WebSocket 代理
      },
    },
  },
};
  1. 在项目中使用代理

配置完成后,前端代码中可以直接使用代理路径发起请求。

发起 API 请求

// src/api/index.js
import axios from 'axios';

export function fetchUsers() {
  return axios.get('/api/users'); // 请求会被代理到 `http://api.example.com/users`
}
  1. 注意事项

仅适用于开发环境devServer.proxy 仅在开发环境中生效。生产环境中需要后端配置 CORS 或使用 Nginx 反向代理。

路径匹配规则:确保代理路径(如 /api)与后端 API 路径匹配。

避免路径冲突:如果前端路由和后端 API 路径冲突,可能导致代理失效。

  1. 生产环境跨域解决方案

在生产环境中,devServer.proxy 不会生效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跨域问题:

  • 后端配置 CORS:在后端服务器设置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头。

  • Nginx 反向代理:通过 Nginx 将前端和后端请求统一代理到同一个域名下。

server {
    listen 80;
    server_name example.com;

    location /api {
        proxy_pass http://api.example.com;
    }

    location / {
        root /path/to/frontend/dist;
        try_files $uri /index.html;
    }
}

总结

在 Vue 项目中,通过配置 devServer.proxy 可以轻松解决开发阶段的跨域问题。合理使用代理规则,可以避免前端代码直接访问后端服务器的复杂性和安全隐患。生产环境中,建议通过后端配置 CORS 或使用 Nginx 反向代理来解决跨域问题。

vue3使用jsx的方法

在 Vue 3 中,除了使用模板语法(<template>)编写组件外,还可以使用 JSX 来编写组件。JSX 是一种 JavaScript 的语法扩展,允许在 JavaScript 代码中直接编写类似 HTML 的结构。以下是 Vue 3 中使用 JSX 的详细方法。

  1. 为什么使用 JSX?
  • 灵活性:JSX 允许在 JavaScript 中直接编写 UI 结构,适合复杂的逻辑和动态渲染。

  • 一致性:对于熟悉 React 的开发者,JSX 提供了类似的开发体验。

  • 工具支持:现代构建工具(如 Vite、Webpack)和编辑器(如 VSCode)对 JSX 有良好的支持。

  1. 配置环境

Vue 3 默认支持 JSX,但需要确保项目中安装了正确的依赖和配置。

(1) 使用 Vite

Vite 默认支持 JSX,无需额外配置。

(2) 使用 Vue CLI

如果使用 Vue CLI 创建项目,需要安装 @vue/babel-plugin-jsx 插件:

npm install @vue/babel-plugin-jsx -D

然后在 babel.config.js 中配置:

module.exports = {
  presets: ['@vue/cli-plugin-babel/preset'],
  plugins: ['@vue/babel-plugin-jsx'],
};
  1. 基本用法

(1) 编写 JSX 组件

在 Vue 3 中,可以直接在 .vue 文件的 <script> 标签中使用 JSX,或者将组件完全写成 JSX 文件(.jsx.tsx)。

.vue 文件中使用 JSX

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  setup() {
    const message = 'Hello, Vue 3 with JSX!';

    return () => (
      <div>
        <h1>{message}</h1>
      </div>
    );
  },
};
</script>

纯 JSX 文件(.jsx
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 } from 'vue';
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  setup() {
    const message = 'Hello, Vue 3 with JSX!';

    return () => (
      <div>
        <h1>{message}</h1>
      </div>
    );
  },
});

(2) 使用 Vue 指令

在 JSX 中,Vue 的指令(如 v-ifv-for 等)需要替换为 JavaScript 表达式。

  • v-if:使用三元运算符或逻辑与(&&)。

  • v-for:使用 Array.map

  • v-bind:直接使用 JSX 的属性绑定。

  • v-on:使用 on 前缀的事件绑定。
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, ref } from 'vue';
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  setup() {
    const showMessage = ref(true);
    const items = ref(['Apple', 'Banana', 'Cherry']);

    return () => (
      <div>
        {/* v-if */}
        {showMessage.value && <h1>Hello, Vue 3 with JSX!</h1>}

        {/* v-for */}
        <ul>
          {items.value.map((item, index) => (
            <li key={index}>{item}</li>
          ))}
        </ul>

        {/* v-bind */}
        <input type="text" placeholder="Enter something" />

        {/* v-on */}
        <button onClick={() => alert('Button clicked!')}>Click Me</button>
      </div>
    );
  },
});
  1. 使用插槽

在 JSX 中,插槽通过 slots 对象访问。
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 } from 'vue';
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  setup(props, { slots }) {
    return () => (
      <div>
        <header>{slots.header?.()}</header>
        <main>{slots.default?.()}</main>
        <footer>{slots.footer?.()}</footer>
      </div>
    );
  },
});
  1. 使用组件

在 JSX 中,可以直接使用导入的组件。
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 } from 'vue';
import MyComponent from './MyComponent.vue';
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  setup() {
    return () => (
      <div>
        <MyComponent message="Hello from parent!" />
      </div>
    );
  },
});
  1. 使用 TypeScript

如果使用 TypeScript,可以将文件扩展名改为 .tsx,并在 setup 函数中定义类型。
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 } from 'vue';

interface Props {
  message: string;
}
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  props: {
    message: {
      type: String,
      required: true,
    },
  },
  setup(props: Props) {
    return () => (
      <div>
        <h1>{props.message}</h1>
      </div>
    );
  },
});
  1. 注意事项

工具支持:确保编辑器(如 VSCode)和构建工具(如 Vite、Webpack)支持 JSX。

性能:JSX 和模板语法在性能上没有显著差异,选择取决于团队偏好。

学习成本:对于不熟悉 JSX 的开发者,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。

  1. 总结

Vue 3 中支持使用 JSX 编写组件,适合需要灵活性和动态渲染的场景。通过配置构建工具和编写 JSX 代码,可以充分发挥 Vue 3 和 JSX 的优势,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可维护性。

vue3中lazy函数

在 Vue 3 中,lazy 并不是一个内置函数,但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实现类似 懒加载(Lazy Loading) 的功能。懒加载通常用于延迟加载资源(如组件、图片、数据等),以提升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。

以下是 Vue 3 中实现懒加载的几种常见方法。

  1. 懒加载组件

Vue 3 提供了 defineAsyncComponent 函数,用于异步加载组件,从而实现组件的懒加载。

import { defineAsyncComponent } from 'vue';

// 使用 defineAsyncComponent 懒加载组件
const LazyComponent = defineAsyncComponent(() =>
  import('./LazyComponent.vue')
);

export default {
  components: {
    LazyComponent,
  },
};

在模板中使用: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LazyComponent v-if="showComponent" />
    <button @click="showComponent = true">Load Component</button>
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showComponent = ref(false);
</script>
  1. 懒加载图片

可以通过 IntersectionObserverloading="lazy" 属性实现图片的懒加载。

使用 loading="lazy"(原生支持)

<template>
  <img src="image.jpg" loading="lazy" alt="Lazy Image" />
</template>

使用 IntersectionObserver

<template>
  <img :src="imageSrc" ref="image" alt="Lazy Image" /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onMounted } from 'vue';

const imageSrc = ref('');
const image = ref(null);

onMounted(() => {
  const observer =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((entries) => {
    entries.forEach((entry) => {
      if (entry.isIntersecting) {
        imageSrc.value = 'image.jpg'; // 加载图片
        observer.unobserve(entry.target); // 停止观察
      }
    });
  });

  observer.observe(image.value); // 开始观察图片元素
});
</script>
  1. 懒加载数据

可以通过 onMountedwatch 实现数据的懒加载。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ul>
      <li v-for="item in items" :key="item.id">{{ item.name }}</li>
    </ul>
    <button @click="loadData">Load Data</button>
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items = ref([]);

const loadData = async () => {
  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');
  items.value = await response.json();
};
</script>
  1. 懒加载路由

Vue Router 支持懒加载路由,通过动态导入组件实现。

import { createRouter, createWebHistory } from 'vue-router';

const router = createRouter({
  history: createWebHistory(),
  routes: [
    {
      path: '/lazy',
      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./LazyComponent.vue'), // 懒加载组件
    },
  ],
});

export default router;
  1. 自定义 lazy 函数

如果需要更灵活的懒加载逻辑,可以自定义一个 lazy 函数。

function lazy(loader) {
  let loaded = false;
  let result = null;

  return () => {
    if (!loaded) {
      loaded = true;
      result = loader();
    }
    return result;
  };
}

// 使用自定义 lazy 函数
const lazyComponent = lazy(() => import('./LazyComponent.vue'));

export default {
  components: {
    LazyComponent: lazyComponent,
  },
};

总结

在 Vue 3 中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懒加载:

  • 组件懒加载:使用 defineAsyncComponent

  • 图片懒加载:使用 loading="lazy"IntersectionObserver

  • 数据懒加载:通过 onMountedwatch 实现。

  • 路由懒加载:使用 Vue Router 的动态导入。

  • 自定义 lazy 函数:实现更灵活的懒加载逻辑。

懒加载可以有效提升应用的性能,特别是在资源较多或网络较慢的情况下。

vue3封装axios

在 Vue 3 项目中,封装 axios 是一个常见的需求,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。通过封装,可以统一处理请求配置、错误处理、拦截器等逻辑。以下是 Vue 3 中封装 axios 的详细步骤和示例。

  1. 安装 axios

首先,确保安装了 axios

npm install axios
  1. 创建 axios 实例

通过创建自定义的 axios 实例,可以统一配置请求的基础 URL、超时时间、请求头等。

// src/utils/request.js
import axios from 'axios';

// 创建 axios 实例
const instance = axios.create({
  baseURL: 'https://api.example.com', // 基础 URL
  timeout: 10000, // 超时时间
  headers: {
    'Content-Type': 'application/json', // 默认请求头
  },
});

export default instance;
  1. 添加请求拦截器

请求拦截器可以用于在发送请求之前统一处理逻辑,例如添加认证信息。

// src/utils/request.js
instance.interceptors.request.use(
  (config) => {
    // 在发送请求之前做一些处理
    const token = localStorage.getItem('token');
    if (token) {
      config.headers.Authorization = `Bearer ${token}`;
    }
    return config;
  },
  (error) => {
    // 处理请求错误
    return Promise.reject(error);
  }
);
  1. 添加响应拦截器

响应拦截器可以用于统一处理响应数据或错误。

// src/utils/request.js
instance.interceptors.response.use(
  (response) => {
    // 对响应数据做一些处理
    return response.data;
  },
  (error) => {
    // 处理响应错误
    if (error.response) {
      switch (error.response.status) {
        case 401:
          console.error('未授权,请重新登录');
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case 404:
          console.error('请求的资源不存在');
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case 500:
          console.error('服务器内部错误');
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default:
          console.error('请求失败');
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Promise.reject(error);
  }
);
  1. 封装请求方法

将常用的请求方法(如 getpostputdelete 等)封装成统一的函数,方便调用。

// src/utils/request.js
export const get = (url, params = {}) => {
  return instance.get(url, { params });
};

export const post = (url, data = {}) => {
  return instance.post(url, data);
};

export const put = (url, data = {}) => {
  return instance.put(url, data);
};

export const del = (url) => {
  return instance.delete(url);
};
  1. 在 Vue 3 中使用封装的 axios

在组件中直接使用封装好的请求方法。
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button @click="fetchData">获取数据</button>
    <ul>
      <li v-for="item in items" :key="item.id">{{ item.name }}</li>
    </ul>
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import { get } from '@/utils/request';

const items = ref([]);

const fetchData = async () => {
  try {
    const response = await get('/data');
    items.value = response;
  } catch (error) {
    console.error('请求失败', error);
  }
};
</script>
  1. 结合 TypeScript

如果使用 TypeScript,可以为请求方法和响应数据添加类型支持。

// src/utils/request.ts
import axios, { AxiosInstance, AxiosRequestConfig, AxiosResponse } from 'axios';

const instance: AxiosInstance = axios.create({
  baseURL: 'https://api.example.com',
  timeout: 10000,
  headers: {
    'Content-Type': 'application/json',
  },
});

// 请求拦截器
instance.interceptors.request.use(
  (config: AxiosRequestConfig) => {
    const token = localStorage.getItem('token');
    if (token) {
      config.headers!.Authorization = `Bearer ${token}`;
    }
    return config;
  },
  (error) => {
    return Promise.reject(error);
  }
);

// 响应拦截器
instance.interceptors.response.use(
  (response: AxiosResponse) => {
    return response.data;
  },
  (error) => {
    return Promise.reject(error);
  }
);

// 封装请求方法
export const get = <T>(url: string, params?: object): Promise<T> => {
  return instance.get(url, { params });
};

export const post = <T>(url: string, data?: object): Promise<T> => {
  return instance.post(url, data);
};

export const put = <T>(url: string, data?: object): Promise<T> => {
  return instance.put(url, data);
};

export const del = <T>(url: string): Promise<T> => {
  return instance.delete(url);
};

总结

通过封装 axios,可以实现以下目标:

  • 统一配置:集中管理请求的基础 URL、超时时间、请求头等。

  • 统一拦截:通过拦截器统一处理请求和响应逻辑。

  • 简化调用:封装常用的请求方法,减少重复代码。

  • 类型支持:结合 TypeScript 提供类型安全。

封装后的 axios 可以显著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,是 Vue 3 项目中的最佳实践之一。

vue3中curried函数

在 Vue 3 中,柯里化(Currying) 是一种函数式编程技术,它将一个多参数函数转换为一系列单参数函数。柯里化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代码,实现部分应用和函数组合。

以下是 Vue 3 中柯里化函数的详细解析和应用示例。

  1. 什么是柯里化?

柯里化是一种将多参数函数转换为单参数函数链的技术。例如,一个接受两个参数的函数 add(a, b) 可以柯里化为 add(a)(b)

// 普通函数
function add(a, b) {
  return a + b;
}

// 柯里化函数
function curriedAdd(a) {
  return function (b) {
    return a + b;
  };
}

console.log(add(2, 3)); // 输出: 5
console.log(curriedAdd(2)(3)); // 输出: 5
  1. 柯里化的优势
  • 部分应用:可以提前固定部分参数,生成一个新的函数。

  • 函数组合:便于将多个函数组合在一起,形成更复杂的逻辑。

  • 代码复用:通过柯里化,可以减少重复代码。

  1. 在 Vue 3 中使用柯里化函数

(1) 部分应用

柯里化函数可以用于部分应用,提前固定某些参数。

function multiply(a) {
  return function (b) {
    return a * b;
  };
}

const double = multiply(2); // 固定第一个参数
console.log(double(5)); // 输出: 10

在 Vue 3 中,可以将部分应用用于事件处理函数。

<template>
  <button @click="handleClick(5)">Click Me</button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function handleClick(value) {
  return function () {
    console.log('Button clicked with value:', value);
  };
}
</script>

(2) 函数组合

柯里化函数可以与其他函数组合,形成更复杂的逻辑。

function add(a) {
  return function (b) {
    return a + b;
  };
}

function multiply(a) {
  return function (b) {
    return a * b;
  };
}

const addThenMultiply = (x) => multiply(2)(add(3)(x));
console.log(addThenMultiply(5)); // 输出: 16

(3) 复用逻辑

柯里化函数可以用于复用逻辑,减少重复代码。

function createLogger(prefix) {
  return function (message) {
    console.log(`[${prefix}] ${message}`);
  };
}

const infoLogger = createLogger('INFO');
const errorLogger = createLogger('ERROR');

infoLogger('This is an info message.'); // 输出: [INFO] This is an info message.
errorLogger('This is an error message.'); // 输出: [ERROR] This is an error message.
  1. 柯里化与 Vue 3 的结合

(1) 事件处理

柯里化函数可以用于动态生成事件处理函数。

<template>
  <button @click="handleClick('Button 1')">Button 1</button>
  <button @click="handleClick('Button 2')">Button 2</button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function handleClick(buttonName) {
  return function () {
    console.log(`${buttonName} clicked`);
  };
}
</script>

(2) 表单验证

柯里化函数可以用于表单验证,提前固定验证规则。

function validate(rule) {
  return function (value) {
    return rule.test(value);
  };
}

const validateEmail = validate(/^[^\s@]+@[^\s@]+\.[^\s@]+$/);
console.log(validateEmail('test@example.com')); // 输出: true

(3) API 请求

柯里化函数可以用于封装 API 请求,提前固定部分参数。

function createApiRequest(baseUrl) {
  return function (endpoint) {
    return function (params) {
      return fetch(`${baseUrl}/${endpoint}`, { params });
    };
  };
}

const apiRequest = createApiRequest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');
const getUser = apiRequest('users');
getUser({ id: 1 }).then((response) => console.log(response));

总结

柯里化是一种强大的函数式编程技术,在 Vue 3 中可以用于:

  • 部分应用:提前固定部分参数,生成新的函数。

  • 函数组合:将多个函数组合在一起,形成更复杂的逻辑。

  • 代码复用:通过柯里化,减少重复代码。

合理使用柯里化函数,可以提升代码的可读性、可维护性和复用性,是 Vue 3 开发中的一种高级技巧。

vue3使用defineCustomElement定义组件

在 Vue 3 中,defineCustomElement 是一个强大的 API,用于将 Vue 组件封装为 自定义元素(Custom Element)。自定义元素是 Web Components 的一部分,可以在任何框架或原生 HTML 中使用。

以下是 defineCustomElement 的详细解析和使用方法。

  1. 什么是自定义元素?

自定义元素是浏览器原生支持的组件化技术,具有以下特点:

  • 跨框架:可以在 Vue、React、Angular 或原生 HTML 中使用。

  • 封装性:样式和行为封装在组件内部,不会影响外部。

  • 生命周期:支持自定义生命周期钩子(如 connectedCallbackdisconnectedCallback 等)。

  1. defineCustomElement 的作用

defineCustomElement 是 Vue 3 提供的 API,用于将 Vue 组件转换为自定义元素。转换后的组件可以像原生 HTML 标签一样使用。

  1. 使用 defineCustomElement 的步骤

(1) 定义 Vue 组件

首先,定义一个普通的 Vue 组件。

// MyComponent.vue
<template>
  <div>
    <h1>{{ message }}</h1>
    <button @click="handleClick">Click Me</button>
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;

const message = ref('Hello, Custom Element!');

const handleClick = () => {
  alert('Button clicked!');
};
</script>

(2) 转换为自定义元素

使用 defineCustomElement 将 Vue 组件转换为自定义元素。

// main.js
import { defineCustomElement } from 'vue';
import MyComponent from './MyComponent.vue';

// 将 Vue 组件转换为自定义元素
const MyCustomElement = defineCustomElement(MyComponent);

// 注册自定义元素
customElements.define('my-component', MyCustomElement);

(3) 在 HTML 中使用

在 HTML 中直接使用自定义元素。

<!DOCTYPE html>
<html lang="en">
<head>
  <meta charset="UTF-8" />
  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, initial-scale=1.0" />
  <title>Vue Custom Element</title>
</head>
<body>
  <my-component></my-component>
  <script src="./main.js">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  1. 传递 Props

可以通过属性(Attributes)或属性(Properties)向自定义元素传递数据。

(1) 通过属性传递

属性值只能是字符串,需要通过 props 接收。

<my-component message="Hello from Attribute!"></my-component>

在组件中接收:

defineProps({
  message: String,
});

(2) 通过属性传递

通过 JavaScript 设置属性值,可以传递任意类型的数据。

const element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'my-component');
element.message = 'Hello from Property!';

在组件中接收:

defineProps({
  message: String,
});
  1. 监听事件

自定义元素可以触发自定义事件,父组件可以通过 addEventListener 监听。

const handleClick = () => {
  const event = new CustomEvent('custom-click', {
    detail: { message: 'Button clicked!' },
  });
  dispatchEvent(event);
};

在父组件中监听:

const element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'my-component');
element.addEventListener('custom-click', (event) => {
  console.log(event.detail.message); // 输出: Button clicked!
});
  1. 生命周期钩子

自定义元素支持原生生命周期钩子,如 connectedCallbackdisconnectedCallback 等。

class MyCustomElement extends HTMLElement {
  connectedCallback() {
    console.log('Custom element added to the DOM');
  }

  disconnectedCallback() {
    console.log('Custom element removed from the DOM');
  }
}

customElements.define('my-custom-element', MyCustomElement);
  1. 样式封装

自定义元素支持 Shadow DOM,可以将样式封装在组件内部。

const MyCustomElement = defineCustomElement({
  template: `
    <style>
      h1 {
        color: red;
      }
    </style>
    <h1>Hello, Shadow DOM!</h1>
  `,
});

customElements.define('my-custom-element', MyCustomElement);

总结

defineCustomElement 是 Vue 3 中用于将 Vue 组件转换为自定义元素的 API,具有以下优势:

  • 跨框架:可以在任何框架或原生 HTML 中使用。

  • 封装性:支持 Shadow DOM 和样式封装。

  • 灵活性:支持 Props、事件和生命周期钩子。

通过 defineCustomElement,可以将 Vue 组件无缝集成到现有项目中,或将其发布为独立的 Web Components。

vue3插件扩展功能

在 Vue 3 中,插件是一种扩展 Vue 功能的方式。通过插件,可以全局添加功能、指令、组件、混入等。以下是 Vue 3 中插件扩展功能的详细解析和实现方法。

  1. 什么是插件?

插件是一个包含 install 方法的对象或函数。install 方法接收 Vue 应用实例作为参数,可以在其中扩展 Vue 的功能。

  1. 插件的核心结构

插件通常包含以下部分:

  • install 方法:用于扩展 Vue 功能。

  • 全局功能:如全局方法、指令、组件、混入等。

  1. 创建插件

(1) 基本插件
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插件示例,用于添加全局方法。

// plugins/myPlugin.js
export default {
  install(app) {
    // 添加全局方法
    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.$myMethod = function () {
      console.log('This is a global method');
    };

    // 添加全局组件
    app.component('MyComponent', {
      template: '<div>My Global Component</div>',
    });

    // 添加全局指令
    app.directive('focus', {
      mounted(el) {
        el.focus();
      },
    });

    // 添加全局混入
    app.mixin({
      created() {
        console.log('Global mixin - created hook');
      },
    });
  },
};

(2) 带参数的插件

插件可以接收参数,用于配置插件的行为。

// plugins/myPlugin.js
export default {
  install(app, options) {
    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.$myMethod = function () {
      console.log('Plugin options:', options);
    };
  },
};
  1. 使用插件

通过 app.use 方法安装插件。

import { createApp } from 'vue';
import App from './App.vue';
import myPlugin from './plugins/myPlugin';

const app = createApp(App);

// 安装插件
app.use(myPlugin);

app.mount('#app');

(2) 安装带参数的插件

app.use(myPlugin, { someOption: true });
  1. 插件的常见用途

(1) 添加全局方法

通过 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 添加全局方法。

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.$myMethod = function () {
  console.log('This is a global method');
};

在组件中使用:

export default {
  mounted() {
    this.$myMethod(); // 输出: This is a global method
  },
};

(2) 添加全局组件 通过 app.component 添加全局组件。

app.component('MyComponent', {
  template: '<div>My Global Component</div>',
});

在模板中使用:

<template>
  <MyComponent />
</template>

(3) 添加全局指令

通过 app.directive 添加全局指令。

app.directive('focus', {
  mounted(el) {
    el.focus();
  },
});

在模板中使用:

<template>
  <input v-focus />
</template>

(4) 添加全局混入

通过 app.mixin 添加全局混入。

app.mixin({
  created() {
    console.log('Global mixin - created hook');
  },
});
  1. 插件的实际应用

(1) 添加全局过滤器

Vue 3 移除了全局过滤器,但可以通过插件实现类似功能。

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.$filters = {
  capitalize(value) {
    if (!value) return '';
    return value.toString().charAt(0).toUpperCase() + value.slice(1);
  },
};

在组件中使用:

export default {
  setup() {
    const message = 'hello';
    const capitalizedMessage = 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.$filters.capitalize(message);
    console.log(capitalizedMessage); // 输出: Hello
  },
};

(2) 集成第三方库

通过插件集成第三方库(如 Axios、Lodash 等)。

import axios from 'axios';

export default {
  install(app) {
    app.config.globalProperties.$http = axios;
  },
};

在组件中使用:

export default {
  mounted() {
    this.$http.get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').then((response) => {
      console.log(response.data);
    });
  },
};

总结

Vue 3 的插件机制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扩展 Vue 的功能。通过插件,可以:

  • 添加全局方法、组件、指令、混入

  • 集成第三方库

  • 封装通用逻辑

合理使用插件,可以提升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,是 Vue 3 开发中的最佳实践之一。

vue3中的nextTick函数如何处理Dom更新后的操作

在 Vue 3 中,nextTick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函数,用于在 DOM 更新完成后执行回调函数。由于 Vue 的响应式更新是异步的,直接操作 DOM 可能无法立即获取到更新后的结果。nextTick 可以确保在 DOM 更新完成后执行某些操作。

以下是 nextTick 的详细解析和使用方法。

  1. nextTick 的作用

Vue 的响应式更新是异步的,当数据发生变化时,Vue 并不会立即更新 DOM,而是将更新操作放入一个队列中,在下一个事件循环中统一处理。nextTick 用于在 DOM 更新完成后执行回调函数。

  1. nextTick 的使用场景
  • 获取更新后的 DOM:在数据变化后,立即获取更新后的 DOM 元素。

  • 执行依赖 DOM 的操作:如滚动到某个位置、聚焦输入框等。

  • 确保操作在 DOM 更新后执行:避免因 DOM 未更新而导致的问题。

  1. nextTick 的基本用法

nextTick 可以通过 import 引入,也可以在组件实例中通过 this.$nextTick 访问。

(1) 全局引入 nextTick

import { nextTick } from 'vue';

nextTick(() => {
  console.log('DOM updated!');
});

(2) 在组件中使用 this.$nextTick

export default {
  methods: {
    updateMessage() {
      this.message = 'Updated!';
      this.$nextTick(() => {
        console.log('DOM updated!');
      });
    },
  },
};
  1. nextTick 的实际应用

(1) 获取更新后的 DOM

在数据变化后,使用 nextTick 获取更新后的 DOM 元素。

<template>
  <div ref="message">{{ message }}</div>
  <button @click="updateMessage">Update Message</button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nextTick } from 'vue';

const message = ref('Hello, Vue 3!');
const messageRef = ref(null);

const updateMessage = async () => {
  message.value = 'Updated!';
  await nextTick();
  console.log(messageRef.value.textContent); // 输出: Updated!
};
</script>

(2) 执行依赖 DOM 的操作

在 DOM 更新后,执行依赖 DOM 的操作,如滚动到某个位置或聚焦输入框。

<template>
  <input ref="input" v-model="message" />
  <button @click="focusInput">Focus Input</button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nextTick } from 'vue';

const message = ref('');
const input = ref(null);

const focusInput = async () => {
  message.value = 'Updated!';
  await nextTick();
  input.value.focus(); // 聚焦输入框
};
</script>

(3) 确保操作在 DOM 更新后执行

在复杂的场景中,确保某些操作在 DOM 更新后执行。

<template>
  <div ref="container">
    <div v-for="item in items" :key="item">{{ item }}</div>
  </div>
  <button @click="addItem">Add Item</button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, nextTick } from 'vue';

const items = ref(['Item 1', 'Item 2']);
const container = ref(null);

const addItem = async () => {
  items.value.push('New Item');
  await nextTick();
  console.log(container.value.children.length); // 输出: 3
};
</script>
  1. nextTick 的实现原理

nextTick 的实现基于 JavaScript 的事件循环机制。Vue 会将 DOM 更新操作放入一个微任务队列中,nextTick 会将回调函数放入同一个队列中,确保回调函数在 DOM 更新后执行。

  1. 注意事项

避免滥用nextTick 是异步的,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性能问题。

watch 结合使用:在 watch 回调中使用 nextTick,可以确保在 DOM 更新后执行某些操作。

async/await 结合使用nextTick 返回一个 Promise,可以与 async/await 结合使用,简化代码。

总结

nextTick 是 Vue 3 中用于处理 DOM 更新后操作的重要工具。通过 nextTick,可以确保在 DOM 更新完成后执行某些操作,避免因 DOM 未更新而导致的问题。合理使用 nextTick,可以提升代码的可靠性和性能。

更多vue相关插件及后台管理模板可访问vue admin reference,代码详情请访问github